2013年10月18日 星期五

魷魚是怎麼釣上來的?

水產試驗所沿近海資源研究中心 研究人員楊清閔先生摘譯自2013年05月29日日刊水產經濟新聞,在魷漁業資訊第477期發表專題報導,介紹日本水產工學研究所近年研發的3項技術,「燃油消費量視覺化」、「引進運用日本真魷的視覺特性的LED漁燈」、「LED照明活用於聚集魷類的方法」的活用。
傳統魷釣漁業的集魚燈
傳統魷釣漁業在夜間作業時,需長時間利用為數100-200盞強力的集魚燈,誘集2浬範圍內的魷魚,因此耗費大量的燃油。為能節省能源,因而進行研究瞭解魷魚的趨光行動與釣獲過程,期能開發省能源LED集魚燈與具有調光機能特性的釣獲技術,導入魷釣漁業中。
魷魚的釣獲過程
研究團隊由日本水產工學研究所、東京海洋大學、株式會社東和電機製作所及石川縣水產綜合中心共同組成。研究魷魚驅光行為的特性,藉以設計出引誘性更佳的LED集魚燈及配置方法,以便有效控制魷魚的行為,進一步研究如何因應不同的作業條件,調整最佳的LED燈的亮度,讓LED集魚燈除發揮節能功效外,亦有助漁獲量之提升。水產工學研究所表示,應該再過2年就會有相當具實用性的成果。
大量釣獲阿根廷魷
研究分析日本真魷的視覺物質,再利用聲納調查分析魷釣船周邊的時空分佈的變化。結果證實了魷魚對藍綠光的反應最大,辨識效果最佳的「最大感度波長」為480-490奈米(藍、綠色),辨識性最佳的光源則是來自斜上方的光源。被集魚燈的光吸引而來的魷魚會先游到漁船附近,然後從光線較暗的船身前後處潛入船底下陰暗處。
魷魚被光吸引,然後潛入船底暗處被釣獲
其實魚類趨光的動機,就是攝食。魷魚是躲在較暗的水域,伺機掠食較亮水域的游泳動物。在魷釣船船底明暗交會處水域,上下移動的釣鉤被魷魚視為小型魚蝦,因捕掠而被釣獲。至於秋刀魚則是為吞食光亮水域的微小浮游生物或藻類,因此容易被燈光的明滅所誘導而入網被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