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由台灣漁業經濟發展協會發行,豐年社編印,即將於七月百年漁民節那天發表。
1975年5月19日,我進入水產試驗所服務。海功號試驗船也在當年7月12日命名下水,因此海功號試驗船的後續整備工作是我初進水試所的重點工作。海功號好像是我從小豢養的黃金獵犬,有一種割捨不掉的感情。因此,當碧菡老師為了讓台灣民眾能了解海功號首航南極洋的過程,及對台灣漁業的貢獻與重要性,撰寫《極地任務--追夢海功號》一書時,也儘我所知提供所需的資訊。
誠如作者在書後記所言:我,平庸一生,被埋沒冷落本理所當然;而曾為華人創造國際性榮耀的海功號,怎能以如此不堪的處境,讓曾見證它揚威國際的「戰後嬰兒潮」世代,為它的晚景淒涼正如自己的年華老去而唏噓浩歎?碧菡老師花了一年多的時間,除收集相關船舶、漁業與海洋專業知識外,也蒐集當年有關海功號的簡報與個人的筆記、日記資料,只為了使本書內容力求合乎事實真相。對執行開發南極漁場任務期間,每一位工作人員的個人背景和內心世界,絕不能只憑個人臆測。因此,先後訪談了當年參與計畫的重要人員,如農復會闕壯狄組長、盧向志顧問、陳長江船長、簡華龍大副、楊漢魁二副、戚桐欣股長、張明添觀察員、胡宗駒記者以及李燦然領隊家屬等。為了讓社會大眾能產生閱讀興趣,更採用了類小說的寫作方式。
|
1976年12月28日海功號首航南極洋進南非開普敦港補給,王敏昌在碼頭攝影留念 |
1976年12月2日奉派隨海功號試驗船出海首航南極洋,協助執行「南極蝦漁業技術及漁場資源開發計畫」。開航前,領隊李燦然博士陪同故所長鄧火土博士特別登船勉勵全體人員,其中有一句話『年輕人!不要做一個坐船的研究員』深深烙印我心。誠如呂一銘先生在2006年7月25日接受自由時報記者唐聲揚專訪時所說:「能夠與海功號乘風破浪,首航南極洋,是一生的榮幸。」
2010年6月9日,胡宗駒先生在他的部落格撰文「走入歷史」,訴說2010年 6月8日參加國立海洋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與台灣海洋保育學會主辦的「世界海洋日」及「海功號首航南極洋34周年禮讚」系列活動,在基隆碧砂漁港重見海功號,登船走在鏽蝕斑駁的甲板上時,不禁有想哭的傷感。相信這是曾與海功號一起乘風破浪的人的心聲。
|
當年隨船首航南極洋人員2010年重返海功號甲板(張明添、王敏昌、胡宗駒) |
胡先生又說:那天離開碧砂漁港前,一再回頭看望那艘老舊的海功號,深感她和當年隨船一同遠赴南極洋的那些人一樣,終必會走入歷史,被人們遺忘。當年一同遠赴南極的37人中,已有約四分之一不在世間,大家雖不一定都有相同的背景或有任何淵源,但總是有一份同船共渡的緣分。海功號正是當年台灣社會的縮影:依族群來說,人員有本省、外省、客家和原住民;教育背景則包括從博士到小學都沒畢業的「素人」;就社經地位而言,也分屬社會各階層,甚至包括媒體人。如果從社會史的角度來看,海功號南極首航不啻是研究民國60年代的重要歷史「切片」。感嘆之餘,更讓我要感謝海洋大學莊慶達老師、華健老師及碧菡老師等人的用心良苦,一心想把船體改建為博物館,極力想把台灣漁業史上可歌可泣的壯麗篇章,如實地保存發揚。也要感恩有識之士如李健全博士、農委會胡興華副主委、漁業署沙志一署長皆極力支持保存、維修海功號。
很榮幸有先睹為快的機會,喚起我南極任務中最珍貴的回憶與心路歷程,讓台灣漁業史上最輝煌、最重要的一頁重現於世,既可發揚海洋文化,也可鼓勵有志青年發展海洋事業。為了對其所撰寫人事物的過程,一定要先有較具體而完整的了解才下筆,這就不得不對碧菡老師敬業的勇氣和堅持由衷感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