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29日 星期四

種鰻放流試驗

宜蘭縣宜蘭河岸邊的東港榕樹公園
2012年11月27日下午14:00,水試所在宜蘭縣東港榕樹公園宜蘭河岸邊,由劉副所長主持,舉行種鰻標識放流暨鰻魚資源復育宣導活動。
2012年種鰻標識放流暨鰻魚資源復育宣導活動
這是繼2010年12月23日第三次在宜蘭縣壯圍鄉東港榕樹公園,舉辦「鰻魚資源復育暨種鰻放流宣導活動」,希望喚起大眾對於此產業和生態的重視,並藉此機會向民眾宣導鰻魚保育的相關知識。(水試專訊33)
劉副所長主持種鰻放流儀式
台灣鰻魚的養殖面積約 3,500餘公頃,每年鰻線的需求量約為50公噸。近年來,天然鰻線的年產量降至10公噸以下。鰻線嚴重不足,鰻魚的實際放養面積僅1千餘公頃而已。
放流的種鰻
水試所自1976年起開始實施種鰻放流工作,至1996年已放流種鰻20餘公噸(約3萬7千尾),此項積極增加鰻苗資源之措施,普獲國內、外養鰻界之重視與肯定。因應養鰻界之要求, 1996年1月13日上午09:00,在高雄前鎮漁港碼頭,繼續實施種鰻放流工作。由廖一久所長主持儀式後,利用「海富號」試驗船將種鰻裝運出海放流於小琉球附近海域。(潮訊86)
海洋放流種鰻
1997年1月17日上午09:00,仍然在高雄前鎮漁港碼頭,由廖所長主持,舉行第17次種鰻放流典禮,經性激素人工摧熟,並植附標籤的種鰻1,500公斤,利用「海富號」試驗船運往小琉球附近海域放流。(潮訊98)
1999年利用「水試一號」試驗船公海放流種鰻
1999年5月17日上午09:00,水試所在基隆正濱漁港碼頭,舉行第19次種鰻放流典禮,利用「水試一號」試驗船將種鰻裝運出海,前往菲律賓海西馬里亞那海嶺南方海域(北緯14度、東經141度)放流,首次在公海實施種鰻放流試驗(潮訊126)
2005年開始河川放流種鰻
2005年開始,水試所與台灣大學漁業科學研究所合作執行「 鰻魚生態調查與資源培育 」計畫,為究明鰻魚的生活習性、食性、產卵迴游路徑等生態之謎,決議將過去的海洋放流,改為河川放流。2005、2006兩年,分別在宜蘭縣宜蘭溪、新竹縣鳳山溪、苗栗縣後龍溪與屏東縣高屏溪等處,共計放流成鰻(2–3尾/公斤)3600尾。(水試專訊19)
成鰻體內植入微電子晶片
放流之成鰻體內均經植入微電子晶片及耳石螢光染色標識等處理,以便追蹤評估放流效果;另外,為便於漁民由外觀即可輕易辨識放流鰻魚,每尾都再以剪尾鰭標識。再者,為進行長期的生態調查,2006 年起,除了成鰻外,另在新竹縣鳳山溪及苗栗縣後龍溪上、下游,分別放流 50 - 100 尾/公斤之幼鰻3000尾。該些幼鰻也採取浸泡四環素螢光染劑及剪尾鰭條等多重標識方法,以利追蹤研究。(水試電子報2007.03.15)
宜蘭縣宜蘭河河口放流種鰻地點
回顧台灣種鰻放流『試驗』(水試專訊36),36年來由海洋放流,改為河川放流,由人工摧熟植附標籤,到植入微電子晶片及耳石螢光染色標識,想問鰻魚的生活習性、食性、產卵迴游路徑等生態之謎,究明了沒?
36年來種鰻放流『試驗』

2012年11月25日 星期日

海建號試驗船重生記

2012年11月19日,天氣陰涼,海上風浪約4-5級。
轉型為遊艇港的碧砂漁港
今天是海建號試驗船變身為人工魚礁海上投放的日子。一早約10:00,就來到轉型為遊艇港的碧砂漁港,遠遠看到經過改造後的海建號船礁,靠泊在基隆區漁會八斗子修造船場碼頭邊,船體內部已經清空,工作人員正忙著進行炸藥裝設作業。外觀上仍然保持完整原貌,主甲板上除駕駛室保留外,其餘桅桿、煙囪等突出物都拆除了。 
改造後的海建號船礁,靠泊在八斗子修造船場碼頭邊
海建號試驗船是1981年11月在高雄建造,總噸位154.3噸、主機馬力800hp,長34.6公尺、寬6.1公尺、吃水深2.41公尺。
1981年秋刀魚棒受網造型的海建號試驗船
最初是以秋刀魚棒受網的雄姿服役於水試所,中期配合台灣西南海域漁業資源調查及漁場造成開發研究,改成專業流刺網作業及漁場環境觀測研究船。後期執行漁業署委託計畫,進行人工魚礁投放後效益調查,使用側掃聲納及科學魚探探勘各縣市人工魚礁禁漁區各類礁體堆疊、沉埋及分佈情形,航跡遍及台灣周邊海域。
海建號試驗船使用側掃聲納探勘望海巷魚礁分布情形
海建號在2010年底報廢,服役近30年。基隆市政府承漁業署委託將海建號試驗船製作成人工魚礁,規劃投放於望海巷人工魚礁禁漁區。希望藉由海建號船礁的加入,使望海巷瑰麗的海底,增添一座兼具船釣、海底觀光、生態旅遊多元利用的魚礁,也使海建號試驗船獲得重生,開展第二春持續資源保育工作。
拖船緩緩將海建號船礁拖往望海巷魚礁區投放
約12:30炸藥安裝作業完成,拖船緩緩將海建號船礁拖離碼頭出港,頂著5級風浪,繞過尖山子鼻前往望海巷海域,在預定投放位置(25-08.509N、121-48.704E)錨碇。
搭遊艇出港見證海建號船礁投放作業
基隆市政府深覺海建號船礁的投放活動,深具海洋保育教育意義,特別舉行了盛大的慶祝活動。除了在海科館前潮境公園寄居蟹廣場佈置岸邊觀賞會場,也邀請漁業署、水試所、海洋大學、海科館、媒體及海洋志工分別搭乘巡護船、大小遊艇共七艘出港全程參與,見證海建號船礁爆破下沉之歷史紀錄。
基隆市巡護船靖海二號
我帶著衛星定位儀(GPS),搭乘基隆市巡護船靖海二號,於13:05出碧砂漁港前往望海巷魚礁區。
繞行海建號船礁一圈
13:35其他大小遊艇也陸續抵達望海巷海域,海建號船礁已經在預定投放位置錨碇,大家繞行海建號船礁一圈後,分散在船礁四周觀看見證。
觀看海建號船礁在預定投放位置錨碇
 13:50船礁上工作人員再次檢查炸藥安裝情形,沒有問題後先施放彩色氣球,然後撤離。
海建號船在2012111914:00引爆
14:00一切準備就緒,透過對講機由在岸邊觀賞會場的張通榮市長帶領讀秒,「…5、4、3、2、1」,『碰!』一聲巨響,巡護船跟著震撼一下,只見一股黑煙從海建號船礁中央竄升。接著就看到濃煙籠罩整個海建號船礁,濃煙散開後海水面已快淹到船礁主甲板,霎那間船頭沒入水中並噴出一股水柱,好像鯨魚噴水般,瞬間潛入海裡,前後過程僅短短5分鐘。
2012111914: 05海建號快速沉沒變身為魚礁
根據92年7月海建號試驗船使用側掃聲納在望海巷魚礁區的調查,共找到114座船礁,散落於水深30公尺以深的海床,有些船礁甚至投置於50-60公尺深處,有點像廢船處理場,水泥礁群則分佈於水深20-30公尺之間。各型礁體分布成10群,A1群中心位置為25-08.685N、121-48.758E (WGS84);A3群中心位置為25-08.557N、121-48.725E (WGS84);A4、A5群為早期投放之1公尺水泥礁,稀疏分散,A5群中心位置25-08.402N、121-48.702E (WGS84);A6群散置船礁,中心位置為25-08.502N、121-48.841E (WGS84);A7、A8群有大量船礁在水泥礁上,A7群中心位置為25-08.553N、121-48.875E (WGS84);A9、A10為船礁群,A9群中心位置25-08.693N、121-48.852E (WGS84)。
望海巷魚礁分佈情形及海建號船礁投放見證航跡
海建號船礁投設位置則介於A3、A4礁群之間,中心位置25-08.498N、121-48.669E (WGS84),水深24.5公尺,好像牧羊人看顧著整個望海巷各類型魚礁群。祝福海建號試驗船有很好的歸宿,開啟有意義的第二春生涯,繼續在海底為海洋保育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