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10日 星期六

海功號之友會

        12月2日,是35年前海功號首航南極洋從基隆正濱漁港出海的日子。
        台灣漁業經濟發展協會取法向不可能挑戰的「海功精神」,特別選定12月2日這天,假基隆市碧砂漁港基隆區漁會貴賓會議室,舉行「南極任務海功情35周年」慶祝活動,邀請曾經在海功號上服務的工作人員同聚一堂,同時追思感恩水產教育泰斗鄧火土博士,也發表海功號《極地任務》一書,讓外界一窺他們冒險犯難的精神。
與會來賓和「海功號」上服務的好朋友們合影(記者黃丹秋/攝影)
        可惜當年首航船長陳長江因家人因素「缺席」,無法一睹當年船長英姿。曾經在海功號上服務的工作人員,出席的有首航大副簡華龍、二副楊漢魁、報務員鄭燦輝、船員李福生,研究人員戚桐欣、陳聰松、張明添、王敏昌等,第二航次大副范國詮、船員李秋生、林建正、楊水容、研究人員劉建隆、楊鴻嘉等。與會來賓冠蓋雲集,出席的有海洋大學校長李國添、前基隆市市長林水木、漁業技術顧問社董事長闕壯狄、鄧火土博士大女兒鄧文美、基隆市議會議長黃景泰、海大教授周耀烋、謝清雲基金會執行長李柏元等。皆為「海功號」經歷18年的遠征共完成53航次的任務做見證。
        漁業經濟發展協會莊慶達說,海功精神已成為台灣漁業從業人員學習的標竿,參與極地任務的前輩約有四分之一已作古,因不忍他們的英雄事蹟隨時光飛逝,希望透過這本書讓後代飲水思源。如今「海功號」功成身退,展示於碧砂漁港岸上,供參訪民眾一睹昔日海上馳騁雄姿。
        海洋大學校長李國添談「留下痕跡,再創輝煌」是海功號的最佳寫照。當時建造海功號的目的在開發人類海洋未利用的資源。1998年海功號退役之後,再也沒有一艘遠洋探測船,我們要深切反省。
        鄧火土博士的大女兒鄧文美則分享其父親一生清廉、愛書、不妥協的人生態度。
海洋大學駐校作家廖鴻基先生導讀海功號《極地任務》一書
        最後由海洋大學駐校作家廖鴻基先生導讀海功號《極地任務》一書,與海功號上服務的工作人員及專家學者對談,達成成立海功號之友聯誼會的共識。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