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30日 星期一

花漾鎖管季

每年的四月至九月的晚上,基隆嶼附近海域漁火點點
每年的四月至九月的晚上,基隆嶼附近海域漁火點點與繁星相輝映,好似海上夜市,那是漁民利用燈火誘集捕撈鎖管的特殊景象。海上的夜間生態,跳躍眼前,美不勝收,為海邊駐足或忘憂谷山坡上的民眾,添增了浪漫的印象。
燈火誘集捕撈作業的鎖管棒受網
「基隆」,一個依賴海洋,蘊育出多元海洋文化的城市。居民早期多以捕魚維生,尤其在每年的4至9月間,鎖管(俗稱小卷)自彭佳嶼東北方洄游至基隆附近海域,成為基隆地區的主要漁獲。根據漁業統計資料,基隆市鎖管的產量佔全台地區三分之一,年產值達1億元之多。基於燈火誘集捕撈鎖管的特殊作業方式,基隆市政府將地方產業及休閒觀光資源加以整合及運用,在6月至8月舉辦「鎖管季」,透過活動的方式來行銷【基隆鎖管】的漁業物產特色。
鎖管棒受網作業過程1.開集魚燈誘集鎖管, 2.佈設網具, 3.關集魚燈開帶魚燈, 4.將鎖管帶引進網
「夜訪鎖管海上體驗活動」最能代表地方漁業特色。基隆市政府近年對遊客進行問卷調查,並依市場取向積極規劃休閒漁業體驗活動,活動性質不僅能適合全家人遊憩,亦能符合漁業現況之實際。活動航程約90分鐘,於碧砂漁港搭乘娛樂漁業漁船出海,全程由導覽人員解說鎖管漁業生態,並親眼目睹漁船捕撈鎖管作業實境,還能品嚐到現撈鎖管美味。反映漁夫捕魚所經歷的辛酸與血淚,拉近民眾對海上漁業的距離,對民眾而言是很好的海洋教育題材。
7月28日主題日園遊會在腹地寬廣的碧砂漁港舉行
2012基隆花漾鎖管季活動從6月28日至8月31日,市府除了整合了漁港附近海鮮餐廳,一同推動「鎖管風味餐」外,還包括「夜訪鎖管海上體驗活動」、「主題日園遊會」等。
長長人龍耐心排隊試吃美味鎖管
「主題日園遊會」是鎖管季活動的重頭戲。
7月28日下午16:00開始在腹地寬廣的碧砂漁港,規劃具有地方農漁特產展售攤位、漁業生態展示及親子趣味活動。還有美味鎖管試吃,吸引很多很多人耐心排隊。
鎖管花漾與產業文化結合吸引人潮
另外,也有鎖管花漾與產業文化結合的創作,像是鎖管畫糖人、鎖管捏麵人、鎖管水墨畫、鎖管燒琉璃及鎖管中國結等等。
基隆大家長張通榮市長敲鑼揭開鎖管季序幕
晚上19:00,「2012花漾鎖管季開幕儀式」由基隆大家長張通榮市長敲鑼揭開序幕。為了吸引更多年輕朋友參與活動,今年更邀請許多樂團及知名藝人(鄒族女聲、Dream Girls、豆花妹等)站台,在碧砂漁港勁歌熱舞演唱,充分展現海洋城市活力及行銷「基隆市」活動。
2012花漾鎖管季, 碧砂漁港勁歌熱舞演唱
最後還有煙火秀,施放絢爛花火迎來年。
絢爛花火迎來年


2012年7月25日 星期三

拖網漁具漁法

凡利用人力或機械力拖曳一頂袋狀網具,在海中作水平方向曳行,以撈取水產生物為目的者,統稱為拖網漁具或曳網漁具。 
拖網漁具結構及作業情形
根據李燦然博士在「現代拖網漁業」一書的記載,拖網漁具是17世紀初BARKING所創,使用桁桿固定網口,稱為桁拖網(Beam Trawl),網具規模小捕撈沿岸底棲性魚蝦類。1882年英國漁民自法國引進桁拖網,改用長2呎、高1呎的木板(Otter)取代桁桿來張開網口,在愛爾蘭湖捕獲鳟魚,板拖網(Otter Trawl)因而成名。 
依作業型態分,有單船拖網、雙船拖網。
左:單船拖網,右:雙船拖網
使用一艘動力漁船,拖曳一頂漁網,利用網板左右撐開網口的作業方式稱為單船拖網,簡稱為單拖,也就是所謂的板拖網(Otter Trawl)。使用兩艘漁船合力拖曳一頂網具者,稱為雙船拖網(Bull Trawl),簡稱為雙拖。 
依作業水域分,有表層拖網、中層拖網、底層拖網。
中、表層拖網具結構
 中、表層拖網又稱為瞄準式拖網(Aim Trawl),以捕撈棲息於中、表層水域的特定魚蝦類,如鯖、鰺、鮪、南極蝦、櫻花蝦等為主。因須先探測掌握魚蝦棲息水層深度及游泳動向,其次要精準調控拖網具的深度位置及速度,瞄準魚群,達到捕獲目的。所以需配備的儀器設備多,技術性也比底層拖網高很多。此外,中、表層拖網具拖行在特定水層,不像底層拖網具是貼著海底曳行,對海底的生態環境造成嚴重傷害。 
依船噸大小分,有大型拖網、中型拖網、中小型拖網、小型拖網。
早期基隆正濱漁港拖網船停泊盛況
漁政單位為管理方便考量,依船噸區分等級管理,在台灣,漁政單位為保護環境與資源,同時公告禁止五十噸以上拖網漁船於距岸十二浬內作業,未滿五十噸拖網漁船禁止於距岸三浬內作業。 

台灣西南沿海早期使用的蝦桁拖網(修改自陳明榮編台灣漁具與漁法)
台灣西南沿海早期也是使用傳統桁拖網(Beam Trawl)捕蝦;使用傳統木質平板型網板的板拖網(Otter Trawl)捕撈底棲性魚蝦蟹。1952年胡露奇先生研究改良,將平板型改成彎型,但是沒有拖網船船長敢使用。1957年10月胡露奇先生當了拖網船船長,將木質彎型網板改成全鐵質彎型,作業情形很滿意,漁獲效果良好,但直到1959年才漸漸被其他拖網船長所注意,紛紛改用鐵質彎型網板。
台灣西南沿海現在使用的蝦桁拖網(Beam Trawl)
目前台灣除了試驗研究船有使用展開效果良好的立式網板或翼型網板進行「中、表層拖網」作業外,其他大小單拖漁船,不論底層拖網或近年來興起的「快速網」,仍然都在使用胡露奇的鐵質彎型網板,進行「底層拖網」作業,並沒有真正的「中、表層拖網」漁具漁法。 
拖網漁具不具有選擇性,魚蝦蟹貝通吃
嚴格地說,拖網漁具不具有選擇性,凡是生活在水中的魚、蝦、蟹、貝等水族生物,都有可能被捕獲,尤其底拖網漁具對海洋環境、生態及資源具有很大的傷害性。因此,世界各國均很重視拖網漁具的管理與限制。

2012年7月17日 星期二

胡露奇網板與自由中國號

左:2012「自由中國號」(周美晴攝),右:1955出海時的「自由中國號」(中央社)
2012年7月11日,各平面媒體大篇幅報導,1955年自基隆正濱漁港出發勇渡太平洋的「自由中國號帆船」,在經歷了近57年的海外漂泊後,於今(2012)年5月17日又回到當年出航的基隆港。經近兩個月的整修,文化部特於7月11日「航海節」在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舉行「自由中國號帆船」迎回、揭牌儀式,邀請當時隨船出海的船員周傳鈞、美籍人士麥克文,以及現居紐西蘭基督城的胡露奇等人回台參加,共同見證這歷史的一刻。 誠如文化部長龍應台致詞時所說,1955年的基隆海面,韓戰剛結束,緊接著又爆發一江山戰役,台灣是如此風雨飄搖的時代,這五個年輕人,還有個「很怪的」美國人,在台灣海峽烽火連天之際,只是單純想看看外面的世界,就這麼出去了,真的是台灣海峽的當代傳奇。
周傳鈞(左)、胡露奇(中)、麥克文(右) (黃進福攝)
自由中國號長23公尺,寬6公尺,高4.6公尺,對我而言她是一艘機帆船古物。其實引起我關注的不是船,而是隨「自由中國號」出海的人--「胡露奇」先生。1978年2月海功號第二次南極行調查南極蝦資源,中途進紐西蘭南島基督城補給時,曾與耳聞景仰的漁業前輩「胡露奇」先生見過面。

台灣大小單拖漁船所用的「胡露奇網板」
台灣大小單拖漁船目前所用的鐵網板就叫「胡露奇網板」,簡稱「胡氏網板」,亦即國際上通稱的「VD式網板」。去(100)年公務人員普通考試漁業技術類科漁具漁法學概要的試題就有一題:網板之功用為何?胡氏網板與橫式網板設計上有何不同?優、缺點為何?
(上)傳統木質平板型網板, (下)胡露奇改良設計的木質彎型網板
1952年胡露奇先生任職中漁公司,深感傳統木質平板型網板使用三條鐵鍊很難調整拖曳角度,網板容易翻轉造成上下手綱交叉影響網口張開,還有網板容易插入泥土造成拖網作業吃力。於是著手研究改良,將平板型改成彎型,三條鐵鍊改成兩條,不僅拖曳角度容易調整,更大大改善網板「吃泥」的現象。雖然模型試驗證實效果良好,卻沒有拖網漁船長敢使用,於是將研究成果發表於1954年7月份(第19期)中國水產月刊(現改名為台灣水產月刊)。
鐵質彎型胡露奇網板
直到1957年10月,胡露奇先生擔任中漁公司漁臺輪船長時,將木質彎型網板改成全鐵質彎型,同時把鐵鍊改成半月型鐵環,也就是目前單拖漁船所用的鐵網板形式,自己先使用。作業結果證明效率很好,於是在第二年(1958年)3月向經濟部中央標準局申請鐵質彎型網板專利獲准。可是到1959年才有第2艘拖網漁船永嘉一號跟進,改用鐵質彎型網板,使用情形很滿意,於是鐵質彎型網板開始漸漸被拖網漁業界所注意,紛紛改用鐵質彎型網板。胡露奇先生並在1961年5月出刊的中國水產(第101期)撰文介紹鐵質彎型網板的優點,引起美國、澳洲及紐西蘭等國拖網業者注意,紛紛來函訂購或索圖。
胡露奇利用易開罐設計成曳繩釣用的潛水器
 胡露奇先生後來以漁撈專家身份受聘於聯合國糧農組織(FAO),移居紐西蘭南島基督城。此外,在FAO出版的漁具漁法圖譜裡,有胡露奇先生利用易開罐設計成曳繩釣用的潛水器,釣獲棲息於較深水層的鮪魚。胡露奇先生,真的是台灣漁業界的傳奇。

2012年7月5日 星期四

小市民看「海功號」

基隆碧砂漁港海功廣場地標及休憩的小市民
2012年7月1日星期日上午9時,參加基隆朝陽愛心社照例在每月的第一個星期日來到南光病院慰問病患活動。許理事長是好友,看到我的船型腰帶扣,問:
「是海功號嗎?」
「不是,是水試一號。海功號除役後,新建的試驗船。」
我覺得海功號除役後,船殼放在碧沙漁港,一點意義都沒有。」
「怎麼說?」
「對你來說,是有一份特殊情感,因為你曾經跟海功號到南極洋。可是對一般民眾,尤其是年輕一代,根本不知道海功號是艘什麼船?為什麼被放在這裡?問我也無法回答。管理單位沒有安排導覽,也不能上船參觀,可以讓一般小市民緬懷海功號過去的豐功偉業,感受到海功號冒險犯難的精神。光是一個船殼擺放在那裡,跟一般的船型標識沒有什麼兩樣!」
海功號生活的船艙,已不是當年模樣
一席話,讓我想起今(2012)年2月8日公共電視「獨立特派員」節目第230集,播出「極地探險-最長的一日」。主持人報導:40歲以上的人都知道,35年前海功號裝備簡陋、沒有破冰設備,前往南極洋開發南極蝦漁場,回來基隆時受到英雄式歡迎。今(2012)年初,當年曾隨海功號首航南極洋的一群人,回到過去生活的船艙,已不是當年模樣,破爛不堪,如今變成一堆廢鐵棄置在基隆碧沙漁港,心中無限感慨。
海功號駕駛室的天花板破爛掉落,已不是當年模樣
雖然海洋大學莊慶達老師、華健老師及碧菡老師等人用心良苦,極力想把台灣漁業史上可歌可泣的壯麗篇章,如實地保存發揚。
海功號的實驗室也荒廢不是當年模樣
2008年7月4日舉辦「海功號從心啟航研討會」,規畫籌設「海功號博物館船」,蒐集海功號史料、文物、照片,佈置展覽並訓練導覽解說員。
2010年 6月8日辦理「海功號首航南極洋34周年禮讚」系列活動。
2011年 8月出版了《極地任務–追夢海功號》一書,活潑生動的將整個首航南極洋的相關記錄及船上所有工作人員的生活點滴詳實記載下來,喚起國人對當年「海功號」以孤舟深入南極洋探勘、開發南極蝦漁場的緬懷與追念。也促使漁業署為了紀念「海功號」對台灣漁業發展的貢獻,特別撥經費進行整修,煥然一新,成為碧砂漁港亮麗的地標。
海功號船艙壁面剝落,感覺腳踩的地板隨時都會塌陷
但是當登船走在鏽蝕斑駁的甲板上時、看到雨滴從駕駛室掉落的天花板空隙滴落時、看到生活的船艙壁面剝落時、感覺腳踩的地板隨時都會塌陷時,不禁有想哭的傷感。那天離開碧砂漁港前,一再回頭看望那外表亮麗,內部腐朽的海功號,深深感歎若不整修內部,改造成為中小學及一般民眾海洋教育的活教室,「海功號」終必會走入歷史,被人們遺忘。
外表亮麗,內部腐朽的海功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