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一位會命理的朋友說我的運勢好,有貴人相助,職務將會有異動。所以當楊素貞指導委員電話聯絡,要推薦我擔任基隆市團友會會長時,不敢接受。電話中楊素貞指導委員、余家敏總幹事真誠邀約,等調職時再找人。結果一任就兩年半,原來『貴人』是楊素貞指導委員。
民國97 年7 月,在主委張通榮市長鑑交下,從白惠方會長手中接下基隆市團友會的棒子。交接時,徐少萍立委說我會接任很驚訝,其實我自己也很驚訝。救國團這個大學校,對工作在海上的我來說是個陌生的環境,感謝指導委員楊素貞大姊帶我進這個學校,也感恩團部給我此生難得兩年半的學習機會,讓我的生涯有更寬廣的成長空間。
兩年半的學習,讓我感受到團友會是「友誼公益的象徵,服務理念的延伸」,是「精神的加盟,情感的聯繫」。傳承歷屆會長奉獻服務的精神,以團友聯誼為主軸,配合團部推展社區深耕服務工作,推展小天使關懷服務工作,加強社區小學單親、弱勢、肢障及外籍配偶子女族群的關懷,從根做起。時間過得真快,好像兩天半前才接任會長。借總團部主任張德聰博士的話,『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時間永遠不夠』。
在此,要特別感謝三位副會長中山國小許萬華校長、長樂國小蔡錦庭校長、暖西國小林奇佐校長的真誠相挺,以及熱心的委員、幹部們的協助,順利完成97-99 的服務活動計畫;市團委會鄧桂菊總幹事的細心、用心, 讓大家有一個難忘的廈門武夷山暑期樂活踏訪旅遊。
基隆市團友會在創會會長徐少萍立委、及楊素貞、余德慶、白惠方等歷屆會長的經營傳承下,建立很好的典範,有北北基鐵三角聯誼,有區隊會聯誼等。讓我體認到『再忙也要和好朋友喝一杯』的情誼。誠如召集人李鍾桂博士所說,北北基團友會是鐵三角的關係。期盼,救國團之友聯誼會彼此間的情誼愈來愈穩固。
祝大家身體健康、平安喜樂,謝謝。
2011年10月29日 星期六
2011年10月22日 星期六
100.10.20基隆青年育樂中心熄燈夜
基隆青年育樂中心走過52個寒暑,即將於下星期拆掉改建為基隆市國民健康運動中心。
基隆青年育樂中心是在民國48年奠基落成,陪伴基隆地區青少年朋友成長。近2萬個日子裡,基隆民眾記憶最深的是救國團在此處策辦了許許多多的動態、靜態活動,其中又以「青年節系列團康活動」、「土風舞」、「籃球比賽」等。回顧影片播出義工蕭玉棠談孩童時就在育樂中心玩樂的點點滴滴,當談到中心要被拆除時哽咽,眼淚不禁就像基隆雨嘩啦嘩啦流下來。不捨,相信是曾經在育樂中心生活、玩樂的人共同的心聲與回憶。
基隆青年育樂中心熄燈夜100.10.20 |
基隆市團委會主任委員李國添博士致詞 |
救國團基隆市團委會繼10月5日(星期三)晚上在基隆青年育樂中心辦理「懷舊之夜-土風舞聯歡」後,在 10月20日星期四晚上提前辦理救國團59週年團慶,同時舉行「回顧感恩之夜」。大會由基隆市團委會主任委員李國添博士主持,頒獎表揚績優社會義工、資深學校兼任幹部、績優社教中心學員及績優義務張老師等59人。
為青年育樂中心航向新里程碑點上一盞祝福的燭火 |
『回顧感恩之夜』活動,有民歌傳唱歌曲及回顧影片播放。在救國團基隆市團委會工作團隊用心規劃及鄧桂菊總幹事熱忱邀約下,曾經在基隆市團委會服務的救國團現任主任張德聰博士、主秘廖光環、組長趙長權及資深義工等多人,都把握最後在育樂中心相聚的機會,撥空前來回顧這棟建築物的風采,同時為青年育樂中心航向新里程碑點上一盞祝福的燭火。
當我們同在一起... |
基隆青年育樂中心晚上,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 |
2011年10月15日 星期六
宜蘭快速網
除實地量測網具結構外,並隨漁船出海觀察其作業方式。
宜蘭地區的雙船拖網使用「快速網」是在1997年12月初由高雄茄萣漁民介紹,才自大陸運回網具。其作業方式與一般的艉式中層拖網及魩仔雙拖作業方式相同。
據漁民陳述沒有用「快速網」以前,一天的漁獲能賣到一萬五千元算是最高的,現在用「快速網」一萬五千元算是最少的。此外,袖網背腹網網目有3-5公尺大,許多垃圾及沒有用的下雜魚,都被過濾掉,漁獲物也都是很乾淨,魚貨處理起來快速又整潔,因此甚受漁民喜愛。
據調查目前使用「快速網」作業的大都為20~50噸級拖網船,作業地點也多集中於水深50公尺以淺的沿近海,容易和刺網、底延繩釣及定置網漁業產生糾紛。「快速網」不是漁具漁法的問題,而是作業漁場及作業秩序管理的問題,建議依法協調處理。
雙船快速拖網作業示意圖 |
1997年12月29日應宜蘭縣政府漁業課邀請,前往宜蘭大溪、梗枋瞭解被查扣之「快速網」。「快速網」其實就是「大網目拖網」,屬於中層拖網具的一種。由一艘船拖曳作業的叫「單船中層拖網」,由兩艘船拖曳作業的叫「雙船中層拖網」。宜蘭的快速網是屬於「雙船快速拖網」。
網具最大特徵是袖網、背腹部份網目非常大,長達三公尺至七公尺,網口高約十公尺,濾水性良好。其次拖網速度高達五節至六節,故漁民稱之為「快速網」。網口高、速度快,捕撈中層洄游魚類如鰆、鯧等效果良好,甚至於旗魚也捕得到。雙船快速網網具結構圖 |
宜蘭地區的雙船拖網使用「快速網」是在1997年12月初由高雄茄萣漁民介紹,才自大陸運回網具。其作業方式與一般的艉式中層拖網及魩仔雙拖作業方式相同。
據漁民陳述沒有用「快速網」以前,一天的漁獲能賣到一萬五千元算是最高的,現在用「快速網」一萬五千元算是最少的。此外,袖網背腹網網目有3-5公尺大,許多垃圾及沒有用的下雜魚,都被過濾掉,漁獲物也都是很乾淨,魚貨處理起來快速又整潔,因此甚受漁民喜愛。
據調查目前使用「快速網」作業的大都為20~50噸級拖網船,作業地點也多集中於水深50公尺以淺的沿近海,容易和刺網、底延繩釣及定置網漁業產生糾紛。「快速網」不是漁具漁法的問題,而是作業漁場及作業秩序管理的問題,建議依法協調處理。
2011年10月8日 星期六
中層人工浮魚礁
根據農委會水產試驗所資料,水試所從1998年就開始投設中層人工浮魚礁,至2006年止,總共在台灣周邊海域投放了39組中層人工浮魚礁,記錄顯示其中有一組流失,目前尚存有38組。在北部基隆外海有3組,中部苗栗外海有3組,東部台東綠島周邊海域有13組,台灣西南海域有19組。
中層浮魚礁及17噸水泥錨石投放情形 |
水試所投放的中層人工浮魚礁 |
中央研究院研究員陳昭倫博士2007年11月12日發表一篇「人工魚礁的迷思」。在文中對「人工魚礁」(artificial reef)的定義是指任何的結構體被放置在海床上,而目的為模擬自然礁的一種創造棲地的方法。另外一種叫做「聚魚浮具」(FAD, fish attraction/ aggregation device)不在文中討論,因為「聚魚浮具」通常是被放置在水層中,主要用來吸引魚群以方便採捕之用,所以漁業目的明顯。「聚魚浮具」就是水試所引以為豪的中層人工浮魚礁,學者眼中的捕魚工具,沒有培育資源的功能。
套用陳昭倫博士「人工魚礁的迷思」文章的探討。一般而言,用於漁業目的的人工魚礁比起非漁業目的人工魚礁,對於環境具有更高的危險性。因為在許多情況下,人工魚礁會聚集現存的魚類系群,而不是全面增加魚類生產力。短期間,魚群可以很快的被聚集在人工魚礁周邊而增加釣獲率。但是在長期的效應下,如果被聚集到人工魚礁的魚量遠超過魚類生產力的話,人工魚礁明顯的聚魚效應將對魚類系群造成傷害,進而產生過漁效應。特別是對於已遭受超限利用的生態系,無疑的是雪上加霜。在國外許多的學術研究報告都已認定這樣的風險存在。人工魚礁到底是具有提升海洋魚類生產力,進而永續漁業,還是只是聚魚讓人類進行採補的集魚裝置呢?這是一個長期以來的爭議。很明顯的,人工魚礁區附近的捕獲率實際上是顯著的高於周邊的棲地。在允許採捕的情況下,人工魚礁的設置並無法展現對增加總體魚類系群或族群的好處。在一個新設置人工魚礁附近能夠很快的提升漁獲成功或是增加魚總數,可能只是讓區域內的魚群重新分布,而不是增加該區的總體魚類生產力。
所以實質上,我們應該採取的是有效率的管理措施,在魚礁核心範圍內完全禁止捕撈行為,不是增加漁獲的工具。
2011年10月1日 星期六
海功號簡大副的願望:期待再相逢
海功號用表中層拖網捕南極蝦示意圖 |
12月2日,對我而言是一個非常特別的日子,是35年前海功號離開水試所專用碼頭,出基隆港首航南極洋的日子。
其實答案就在《極地任務-海功號南極探索》書後記裡。
船沒有船長怎麼出港?
碧菡老師深深覺得要書寫「海功號南極首航」,沒有船長的協助與應證,航行的過程很可能被寫成純屬虛構的傳奇,如何能達到保存歷史的初衷?於是透過戚先生連絡陳長江船長,希望能接受訪談,陳船長脫口而出:「……事情過了那麼久,我已不想再提!她愛怎麼寫就怎麼寫,我管不著……」也透過我的關係,把稿子經由陳船長親友轉交,結果是:拒收!2010年3月,莊老師傳來令人驚喜的好消息,原來陳船長就住在莊老師家附近,莊老師已和陳船長約好面談。於是碧菡老師、莊老師、我,一行三人在永和麥當勞見到了陳船長。英雄已見白髮,但「老驥伏櫪,志在千里」,有關海功號的話匣子一打開,回憶就像開啟的水龍頭般源源不絕,連各方揣測紛紛的「神秘任務」都當下解密。霎時,我們好像置身在歷史的漩渦,被轉得有點醺醺然了。分手時,陳船長收下了前三章的書稿,還半開玩笑地說:「如果真要拍電影,我可要演我自己哦!」
毛蟹沒腳不會走的,有船長還要有船員。
為了訪談海功號簡華龍大副,碧菡老師迫不及待拉著戚先生,冒著傾盆的梅雨,前往深澳漁港,在濱海公路上一間陰暗的平房釣具行,見到簡大副像個入定的老僧面對大門端坐著。簡大副聽明來意,他露出淡淡的笑容:「假如真的肯定我們對國家的貢獻,這種事,不是該由政府來做嗎?」簡太太端來了兩杯咖啡,碧菡老師端起來仰頭飲用時,不期然看見懸掛在橫樑上的長條鏡框裡,是一幅微微泛黃的白色織品,上面簽滿了筆跡各異、十分熟悉的名字,算一算,不多不少,剛好37個,海功號首航南極洋人員全員到齊!轉頭看了看簡大副,低垂的眼皮下,仍舊是古井般的表情。可是,當她向簡大副請教用六分儀測定船位的方法和其他相關的航海知識時,簡大副的眼神倏忽閃過一道光芒,就拿出圖片,開始詳盡解說。碧菡老師蘭心慧眼恍然大悟:原來剛才一臉枯淡的表情,是因為失去海洋滋潤的結果。就在邁出店面前的一刻,簡大副悠悠地說:「真希望有一天再度穿上制服,和仍然健在的同僚們站在海功號前拍張紀念照。」他的願望能實現嗎?
期待12月2日能看到陳船長、簡大副、楊二副等人,重回海功號駕駛台,讓關心海功號的朋友們與曾隨海功號首航南極洋的人員相逢,在海功號前拍張紀念照,將會是百年盛事。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