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8日 星期六

中層人工浮魚礁


        根據農委會水產試驗所資料,水試所從1998年就開始投設中層人工浮魚礁,至2006年止,總共在台灣周邊海域投放了39組中層人工浮魚礁,記錄顯示其中有一組流失,目前尚存有38組。在北部基隆外海有3組,中部苗栗外海有3組,東部台東綠島周邊海域有13組,台灣西南海域有19組。
中層浮魚礁及17噸水泥錨石投放情形
        農委會水產試驗所歷年來引以為豪,發佈成果新聞,宣稱在台灣西南海域存在的12組中層人工浮魚礁,漁民每年在西南海域的鰹鮪漁獲量已達300公噸左右。在東部綠島周邊海域所設置的五組中層人工浮魚礁,同樣發揮了良好的聚魚效果,綠島漁民今年的漁獲量就超過40公噸。中層人工浮魚礁的功能,不僅在於使洄游性魚群聚集、停留,同時亦可促進資源的保育。因此,今後應積極推動浮魚礁的合理利用,以促進我沿近海漁業的永續發展。
水試所投放的中層人工浮魚礁
        中央研究院研究員陳昭倫博士2007年11月12日發表一篇「人工魚礁的迷思」。在文中對「人工魚礁」(artificial reef)的定義是指任何的結構體被放置在海床上,而目的為模擬自然礁的一種創造棲地的方法。另外一種叫做「聚魚浮具」(FAD, fish attraction/ aggregation device)不在文中討論,因為「聚魚浮具」通常是被放置在水層中,主要用來吸引魚群以方便採捕之用,所以漁業目的明顯。「聚魚浮具」就是水試所引以為豪的中層人工浮魚礁,學者眼中的捕魚工具,沒有培育資源的功能。
        套用陳昭倫博士「人工魚礁的迷思」文章的探討。一般而言,用於漁業目的的人工魚礁比起非漁業目的人工魚礁,對於環境具有更高的危險性。因為在許多情況下,人工魚礁會聚集現存的魚類系群,而不是全面增加魚類生產力。短期間,魚群可以很快的被聚集在人工魚礁周邊而增加釣獲率。但是在長期的效應下,如果被聚集到人工魚礁的魚量遠超過魚類生產力的話,人工魚礁明顯的聚魚效應將對魚類系群造成傷害,進而產生過漁效應。特別是對於已遭受超限利用的生態系,無疑的是雪上加霜。在國外許多的學術研究報告都已認定這樣的風險存在。
        人工魚礁到底是具有提升海洋魚類生產力,進而永續漁業,還是只是聚魚讓人類進行採補的集魚裝置呢?這是一個長期以來的爭議。很明顯的,人工魚礁區附近的捕獲率實際上是顯著的高於周邊的棲地。在允許採捕的情況下,人工魚礁的設置並無法展現對增加總體魚類系群或族群的好處。在一個新設置人工魚礁附近能夠很快的提升漁獲成功或是增加魚總數,可能只是讓區域內的魚群重新分布,而不是增加該區的總體魚類生產力。
        所以實質上,我們應該採取的是有效率的管理措施,在魚礁核心範圍內完全禁止捕撈行為,不是增加漁獲的工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