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9日 星期日

基隆望海巷人工魚礁禁漁區

側掃聲納探測到望海巷礁體在海底分佈情形(王敏昌2003)
        根據漁業署資料,望海巷魚礁區公告位置為N25°08'36"、E121°48'18",早在1975年就設立。1976-1980年投放2m水泥礁346個,1983-1989年投放1.5m水泥礁1973個,1990-1998年投放船礁14艘、2m水泥礁3665個,2000-2004年投放電桿礁600個,2005年投放A型鋼鐵礁4個。
        2003年以側掃聲納探測,共找到114座船礁,散落於水深30公尺以深,即水泥礁群(分佈於水深20-30公尺之間)之東側及北側,與大武崙礁區類似。有些船礁甚至投置於50-60公尺深處,有點像廢船處理場。各型礁體分布成9群,A1群中心位置為25-08.685N、121-48.758E (WGS84);A3群中心位置為25-08.557N、121-48.725E (WGS84);A4、A5群為早期投放之1公尺水泥礁,稀疏分散,A5中心位置25-08.402N、121-48.702E (WGS84);A6群散置船礁,中心位置為25-08.502N、121-48.841E (WGS84);A7、A8群有大量船礁在水泥礁上,A7中心位置為25-08.553N、121-48.875E (WGS84);A9為船礁群,中心位置25-08.693N、121-48.852E (WGS84)。


基隆市望海巷魚礁區礁體分佈情形(王敏昌2003)
        2003年詹榮桂等潛水調查,海底底質為沙底,水泥魚礁體均呈單層堆疊,排列略顯鬆散,多數個成堆,堆間距離3-6公尺。礁體構型完整,未見破損情形。沙埋約達1/2-1/4礁體高度(0.5-1公尺)不等,整體平均沙埋約0.5公尺。礁體附著性生物主要有絲狀藻、水螅體、石珊瑚、海綿、海鞘等。整體附著生物覆蓋率約為50%左右。記錄到16科33屬40種5732尾魚類。其中優勢科為天竺鯛科有7種,其次為隆頭魚科有6種。優勢種為三線雞魚,共記錄到1290尾,其次為褐尾紋天竺鯛有1120尾。成群的三線雞魚、四線雞魚(Pelates quadrilineatus)及四線笛鯛(Lutjanus kasmira)穿梭在水泥礁及中水層之間。在礁體之上則有燕尾光鰓雀鯛聚集。礁體內可見大量的褐尾紋天竺鯛及半線天竺鯛(Apogon semilineatus)佔據。而在礁體周圍沙地上,可見到成群的黑斑鯡鯉及紅帶海鯡鯉,不過體型都不是很大。三線雞魚及雙帶烏尾冬,聚集位置主要在礁體之間。在礁體之上則為燕尾光鰓雀鯛及條紋新雀鯛,而礁體內則主要為褐尾紋天竺鯛、半線天竺鯛、箭天竺鯛佔據。主要魚種群聚情形相當穩定。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